查看原文
其他

【积石山地震专访】 四川省鑫川工程检测公司总工: 紧急驰援积石山,灾后鉴定排隐患

熊军 建筑结构
2024-09-08

引  言

2023年12月18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本次地震最大烈度为Ⅷ度(8度),涉及甘肃省3个市(州)9个县(市、区)88个乡镇(街道)以及太子山天然林保护区、盖新坪林场,涉及青海省2个市(州)4个县(市)30个乡镇。地震发生后,应青海省住建厅邀请,四川省鑫川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熊军及其团队赶赴青海前线,克服高海拔、高寒等不适及余震危险,坚守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及经验,认真、高效地开展震后受损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安全鉴定工作,助力灾后迅速恢复重建。

受访嘉宾熊军 四川省鑫川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采访团队《建筑结构》杂志社

问题1:您在何时接到上级通知并确定奔赴灾区一线,本次具体安排调研了哪些地区?请介绍下您的团队在第一时间在团队人力组织和物资准备方面,以及在路上的经历、何时到达灾区。

回复:这次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在成都西北侧且直线距离距成都近600公里的积石山镇,发震时间为2023年12月18日深夜零点左右,当床头的手机响起地震预警倒计时读秒时,自己当时也没想到,几天后会亲身投入到这场地震的救灾工作中。

第二天各种媒体都报道了积石山地震的消息,尤其是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草滩村和金田村遭遇泥流淹没的消息引起了我的关注,当12月25日夜接到通知,可能会安排赴青海支援震害受损房屋评估工作的消息后,即开始赴灾区的各项准备工作,我单位作为四川省灾害应急评估队伍之一,已建立常态化响应机制,在很短时间内就迅速完成人员、设备及车辆的调度工作,考虑灾区可能的道路通行困难,单位专门调派大马力四驱越野车;为了减小给灾区带来不必要的负担,采购了方便速食食品和药品;针对灾区低温寒冷的气候,专门做了高寒区用防寒服、棉鞋等防寒物资的准备;单位质安部还组织赴灾区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在与青海省住建部门确认支援任务后,于12月27日出发,星夜兼程赶赴灾区,途中与救灾指挥部联系领受了任务,驱车近12小时,于12月28日到达民和县前河乡卧田村,在与卧田村村委联系后,由村委指派的联络员带领,入户开展灾后受损农房鉴定工作。

▲ 从成都奔赴灾区的路线图
(全程近一千公里,驱车近12个小时)

▲ 星夜兼程 路旁的积雪

▲ 12月28日进入灾区

问题2:作为岩土专业工程师,请您从专业角度详细介绍下所观察到的地质灾害情况。

回复:本次积石山地震烈度6.2度,震中甘肃省临夏州柳沟乡距离我们工作的地点民和县前河乡卧田村不到30km。在现场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卧田村场地有滑坡的现象,在卧田村所坐落的山坡的后缘、中部均看到了裂缝和村落坡下冲沟挤压变形的废弃桥梁等情况,推断村庄可能坐落于滑坡上。

▲ 滑坡后缘横向裂缝

▲ 村委会前的裂缝

▲ 滑坡前缘变形桥梁

在随后的调查中,发现了青海省自然资源厅设置的多处滑坡变形监测站点,印证了我们的推断。

▲ 滑坡监测站

经过查阅资料,卧田村位置的地质灾害类型为一推移式巨型滑坡,滑体纵长约1700m,宽约1490m,平均厚约40m,体积10132万m3,整体坡度约15°,主滑方向240°,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就是说卧田村村民89户共344村民中大部分村民是居住在滑坡体上的。

▲ 卧田村滑坡平面图
(引用自卧田村滑坡变形监测站)

在与当地村民调查交流中得知: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地震发生时,滑坡预警广播监测站发出了广播警报声,村民说房屋存在约将近1分钟的震动,一时间也分不清是滑坡还是地震,便纷纷到空旷的院子和空地进行避险,幸好震动并未持续太久,坡体未发生大面积的变形,大家查阅手机才了解原来是发生地震了。

▲ 12月18日地震发生时监测站点的变形数据
(引用自卧田村滑坡变形监测站)

根据滑坡监测站点的数据,地震发生时滑坡体的最大水平加速度为0.44g,最大合位移为32mm,最小水平加速度为0.0068g,最小合位移10.7mm,各站点记录的数据差别较大,最大水平加速度的位置在滑坡前缘,最大位移在滑坡后缘,监测站记录了地震发生时滑坡发生变形的情况,在随后发生的32次余震中,监测数据也未有明显异常,监测数据趋于稳定,说明地震只是引起了滑坡的局部变形,未能造成滑坡整体滑动,滑坡体局部变形未对农房产生显著的破坏,房屋建筑主要受地震作用影响,受损情况主要是围护墙倒塌、木结构拔榫倾斜等。

问题3:您和您团队本次灾区调研的主要任务有那些?在工作安排方面的具体内容请介绍下。

回复:我们这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青海省住建厅的要求,对地震受损房屋进行应急鉴定,为方便各鉴定机构开展工作,青海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和海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放了《地震受损房屋安全鉴定工作手册》,确定了鉴定工作流程:鉴定单位与省市鉴定工作专班联系,确定工作安排,与县住建局联络员联系确定具体工作任务,取得乡镇联络员方式,到达房屋所在地与乡镇联络员联系,若是农房鉴定,取得村级联络员联系方式,到达农房所在地后,在村级联络员的陪同下开展鉴定工作。县住建局联络员应提前准备农房应急评估结论表;村级联络员应提前通知户主到场配合鉴定工作,户主准备宅基地确权证。每个村的农房现场鉴定结束后,鉴定机构应当抓紧按照规定进行结论复核审定,各鉴定单位的鉴定工作需“一日一结”,鉴定小组应按照工作职责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并将鉴定结论通过系统上报,没有网络信号的地区要先进行手工记录,待有信号时录入,账号由省市鉴定工作专班统一分配发给各领队,可以扫描二维码登录。鉴定单位领队要在每日18点前按照要求在领队群中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进入灾区后,为了尽快提供应急评估数据,让灾区老百姓尽快安置下来,应急鉴定组成员都自觉加快了工作节奏,可以说是“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早上出门,在村联络员的带领下,挨家入户完成现场鉴定评估工作,用微信把完成的工作量报给政府主管部门,中午一般就在村上泡点方便面解决午餐,晚上天黑之后才返回住地,在晚上10点之前,必须把当天的资料上传到系统,才能休息。目前我们这个小组共完成当地100户居民房屋的安全鉴定评估工作,平均每天完成20户,经过全体成员精诚团结,全力以赴,最终按时完成了政府分配的任务。

在完成卧田村的鉴定工作后,我们赴这次地震泥涌发生的地方草滩村和金田村调查,调查“泥流”对建构筑物的损坏情况。

比较遗憾的是,当我们赶到泥流淹没区草滩村和金田村时,当地正在进行紧张的清淤工作,受灾区域禁止进入,在说明情况后,被允许进入一户农房,调查受灾情况,农房一层基本被泥流淹没,泥流冲毁门窗涌入室内,一层客厅基本上被涌入的淤泥塞满,仅容人躬身进入,但房屋结构受损不严重。

▲ 泥流平面图(长度约 7.8km,受损面积 0.71km2

▲ 草滩村牌坊的泥流淹没痕迹及禁入标志

▲ 现场调查(泥流淹没痕迹,淹没高度约 2.6m)

▲ 泥流侵入农房(房屋结构无明显损伤)

▲ 泥流涌入室内

▲ 泥流源区倒塌的高压输电塔

在泥流发生的物源区,扭曲失稳倒塌的高压输电塔触目惊心,由于砂土液化,塔基周围地基土层塌落流失,导致铁塔基础暴露,最终铁塔失稳倾覆。处于泥流物源区的渡槽和水泥道路也因泥流完全损毁。

▲ 倒塌的铁塔旁新矗立起的铁塔

得益于当地政府迅速的应急反应和中国强大的基建能力,因泥流导致铁塔倒塌造成的停电,随着新矗立起铁塔的架设完成,在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中午灾区就恢复了供电。

▲ 泥流源区损毁的道路和渡槽

问题4:根据您的调研情况,请具体介绍下本次地震房屋建筑受损的情况?

回复:我们应急鉴定组这次主要是对卧田村农房的受损情况作了调查,从对我们在卧田村做的农房鉴定来看,本次地震房屋主要是围护墙与梁柱脱开、开裂、倾斜、倒塌。

卧田村农房的结构体系较为混杂,主要有木结构、砖(土)与木混合结构、砖混结构等形式,但这种划分不是绝对的,有的农房前墙是木结构承重,后檐墙可能是砖墙或者生土墙承重,结构体系比较混乱,同时农房修建时,围护墙无拉结措施,砌筑质量差,砌筑砂浆强度低,房屋老化缺乏维修,也是农房受损的主要原因。

▲ 围护墙倒塌,木结构拔榫倾斜

▲ 围护墙倒塌

▲ 结构体系混乱,木结构、砖砌体和生土墙混杂

▲ 后墙砖土承重

▲ 无构造措施

▲ 砌筑砂浆不饱满且砂浆强度低

▲ 木结构拔榫(围护墙受损)

问题5:您对于灾后重建有关场地选址、地基与基础方面有哪些自己的认识和建议?

回复:灾后重建选址的原则受灾害、地形地貌、地域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尚无唯一的标准,就本次调查走访的房屋受损情况来看,还是有一些新的认识:


卧田村滑坡是一个超大型滑坡,因滑坡坡体地形相对平缓,便于生活,村民就很容易聚居在滑坡体上,逐渐就形成较大的村落,卧田村滑坡这次未被地震诱发,也说明场地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是相对稳定和相对安全的。


该滑坡面积大,滑体深厚,滑坡机理复杂,完全治理该滑坡,则工程措施代价太大,可能超出当地的经济能力。对于这种情况,相关主管部门已经设置专业的监测预警系统,进行风险管控。因为在平时或者降雨时,滑坡变形一般来说都是从小到大,所以,该系统在遇到降雨时的预警效果较好,已有很多类似成功避险案例。但在遭遇地震工况时,一般来讲滑坡失稳滑动的速度是很快的,预警时间短,村民没有足够的避险时间,若滑坡滑动可能导致较大的生命和财产损伤。万幸的是,卧田村滑坡在变形3cm左右后未继续滑动,保持了基本稳定状态。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按照常规考虑,大家可能会建议村民整体搬迁,但是,从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来说,周边区域很难选择一处相对理想的场地;从风险管控来说,滑坡遭遇地震滑动的概率相对较低;从经济层面来说,全部搬迁代价非常大。


基于较为可行的情况,建议还是原址重建为宜,但是要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例如:在房屋结构选择上,应考虑房屋结构对滑坡变形的耐受能力,即使坡体滑动,房屋倾斜、变形也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如采用整体性更好的混凝土、木质或其他新型材料的框架结构,围护墙与梁柱之间增加拉结措施,围护墙使用轻型材料,房屋开间之间采用柔性连接等措施,限制层数,以一层为宜,可降低房屋本身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受灾后便于修复,提高房屋对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的耐受能力。


此外,草滩村、金田村泥流灾害损失严重,很大的原因是大家对泥流灾害的认识不足,没有相应的应对措施,本次泥流排泄通道受阻扩大了对房屋的损害范围和程度,建议相关部门针对该类型灾害进行专项的研究,为类似灾害点提供判定依据,并在重建中结合乡村振兴建设规划,设置相关的预警、防治措施以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 应急鉴定组全体成员
(从左至右:江尧、熊军、牛斌、秦剑)

致  谢

感谢青海省住建厅、海东市住建局、民和县住建局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指导和帮助,感谢民和县县乡村各级政府给予的大力配合和协助,感谢中建科技华南公司设计中心副总工程师张伟提出的宝贵建议,感谢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领导的指导,感谢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单位领导和同事对应急鉴定组的全力支持,感谢应急鉴定组秦剑、江尧、牛斌的辛勤工作,感谢单位同事郭嘉给予的宝贵意见!

受访嘉宾:

熊军

四川省鑫川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从事建筑工程岩土工程测试鉴定工作40余年,受聘为四川省住建厅专家,四川省住建厅灾后应急评估组成员。

图片来源丨本文照片均由嘉宾本人提供。

责任编辑:李会珍


相关阅读

【积石山地震专访】西南交大潘毅教授:查灾情远赴甘青二省,探究竟辗转黄河两岸

【积石山地震专访】甘肃省城乡规划院总工芮佳:连夜奔赴千里路,抗震救灾积石山

【积石山地震专访】中国建研院史铁花:千里奔赴担重任,勠力同心为房安

【积石山地震专访】甘肃省院江重阳副总工:闻令而动奔赴灾区一线,挺膺担当诠释行业责任

【积石山地震专访】陕西省建科院张风亮博士:安危不顾践使命,抗震救灾显担当


原创转载请注意:原创文章48小时之后才能转载,且不能在文前和文中插入任何宣传性内容。在开头处应注明“本文来源:建筑结构(ID:buildingstructure)”。


推荐阅读

建筑结构 ·人物丨西南院彭志桢:知行合一 笃行致远·减隔震的知与行

建筑结构丨广州大学周云教授:砌体支墩消能减震原理与效果分析

建筑结构丨智能建造:基于建筑机器人的木结构建筑小批量定制化生产模式探索的实践案例

建筑结构丨智能建造:3D打印技术及其在超高层建筑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建筑结构》2022年度优秀论文颁奖在苏州成功举办!建筑结构丨喜讯!“第二届建筑结构行业杰出青年”入选名单正式公布

@所有人|《建筑结构》2022年大事记!感恩相伴,共赴未来…

重要通知

【期刊订阅】《建筑结构》2024年期刊征订正式开启!

参编邀请

·边坡孤石防治、搅拌桩技术规程·建筑智能化、产业化等技术规程·减隔震、加固改造、停车库等技术规程

·钢结构钢材选用与检验技术规程

·回弹法检测、激光扫描法检测

·建筑消能减震装置认证标准

·混凝土模块化建筑、装配整体式钢骨架混凝土结构

·聚碳酸酯板屋面、建筑幕墙更新改造

·钢结构性能化设计、高强钢混组合结构

诚邀加入





在线教育






"阅读原文"免费注册结构云学堂

点赞

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建筑结构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